今天是: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承接服务 > 正文

《宁波市“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研究

来源:市体育局 日期:2017/11/16 11:21:56 

庄永达  刘海洋  项新

(1.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部 浙江 宁波 315100; 2.宁波工程学院 体育部 浙江 宁波 315211; 3.宁波市体育局 浙江 宁波 315000)

 

十三五”时期是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促进宁波体育事业科学发展,保证各项体育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发挥体育事业在推动宁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作用,根据国家、省体育事业改革发展整体形势,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 宁波市体育事业 “十三五” 发展现实基础

(一)宁波市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成就

1、体育创强扎实推进

   “十二五”时期,宁波市创建浙江省体育强市的步伐不断加快。全市除海曙、江北外已有9个县(市)、区获得了浙江省体育强县(市)、区称号。各县(市)、区的体育强镇乡(街道)已做到全覆盖。全市共有22个街道和203个社区获得浙江省体育先进街道(社区)称号,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北仑区跻身全国20个全民健身示范试点城市(区)之列,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的县级区和浙江省唯一入选地区。同时,体育强县(市)、区相继通过创强复评,截止到“十二五”期末,宁波市体育强市创建工作基本完成,有效的推动了宁波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2、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十二五”时期,宁波市群众体育发展迅速。全市共有体育社会组织566个,乡镇(街道)体育分会组建率为80%,老年体育协会组织达到全覆盖。全市通过社会组织评估的5A级社团2个、4A级社团6个、3A级社团6个。体育组织“三化”工作逐步推进;全市每年举办的各类群众性赛事活动2000余场,大型群体活动300项以上,参加总人数达到15万余人次,群体活动蓬勃发展;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19平方米,直属公共场馆开放率100%,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开放率87.5%,全市体育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有效提升;各县(市)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全覆盖,全市平均年测试人次超过150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扩大,按照户籍人口比例为42.8人/万人,科学健身指导工作有效开展。

3、竞技体育稳步提高

 “十二五”时期,向省级以上优秀运动队输送运动员115名,甬籍运动员参加世界级比赛共获得4个第一,4个第二,5个第三;6名宁波运动员入选中国奥运代表团参加了第30届奥运会,获得1银1铜奖牌。参加亚洲级比赛共获得10个第一,5个第二,2个第三。7名宁波运动员入选中国亚运代表团参加第17届亚运会,获得3金3银3铜奖牌。90名宁波运动员入选浙江省体育代表团参加第12届全运会,获得6金8银13铜奖牌。宁波运动员达800余人参加了第15届省运会,竞赛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在综合金牌、综合奖牌、综合总分和赛事金牌、赛事奖牌、赛事总分六项指标全部位居全省各代表团第二位。“十二五”宁波创建3个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4个省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14所学校被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命名为浙江省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教结合工作取得新进展,在运动员升学,保证文化学习方面取得新成果,有效的改善了招生难问题。

4、体育产业初具规模

“十二五”期间,宁波市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截止到2013年数据,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值191.88亿元,实现增加值56.49亿元,体育产业生产总值占全市GDP 0.788%。每年举办国家级赛事40余项,促进了宁波赛事经济的发展。“十二五”时期宁波体育彩票销售总额超过70亿元。积极争创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省、市级体育运动休闲基地。2012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设立市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每年500万元的体育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带动了几十倍的社会资金投入体育领域,对扩大我市体育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发展质量,鼓励体育企业扩大生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宁波市体育服务标准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在提升游泳场馆服务标准、社区体育服务规范和公共健身场地服务质量等方面提供了有效途径,也为不断推进依法治体提供前提。

(二)宁波市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主要问题

“十二五”时期,城市常住人口的不断扩大,体育人口的不断增加,政府对体育资源投入的不足,使得人民群众的公共体育需求与政府提供的体育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群众体育方面,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还未形成。群体活动的数量质量有待提升,群众体育组织还需完善,场地设施统筹规划建设需要加强,现有场馆经营活力不够和公益矛盾日益突出并存;

 竞技体育方面,项目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游泳、三大球项目,成为制约我市竞技体育水平整体提升的短板。奥运层面的尖子运动员不多,奥运夺金压力依然存在。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的质量和数量有待提高,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机制还不成熟,高水平的教练员和裁判员缺乏,训练中的科医水平仍需提高;

 体育产业方面,产业规模不大,产业结构依然处在初级阶段,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不高,社会资本投入产业的积极性不高,推动形成投资健康的消费理念和充满活力的体育消费市场还未形成,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不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还不够高。

   (三)宁波体育事业“十三五”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代体育可以说是集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文化传播力、社会亲和力于一体,成为塑造人健全的精神、激励人爱国的情怀、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未来体育的发展将会在民生领域、文化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管理领域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十三五”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体育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必将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颁布,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将体育产业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体育健身列为六大消费增长点之一,要求体育产业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北京-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氛围也必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以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中国足球协会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为代表性的体育发展改革实践,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步伐正在加快。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体育事业的发展紧紧围绕“八八战略”、“健康浙江”、“两创”、“两美”战略,以建设“体育强省”为目标,体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2022年亚运会的成功申办,浙江体育事业发展将迎接一场深刻的“革命”。亚运的筹备和召开将会带动浙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亚运的氛围也会长期对浙江体育事业向更高水平提升起到推动作用。宁波作为浙江的重要城市,迎接亚运的机遇,带动体育事业快速发展成为未来体育事业发展的主线。

“十二五”期间,宁波市更加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创新,这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广阔空间。加快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人民群众收入的稳步增长,使广大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日趋提高;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巨大的社会功能和综合效应受到高度重视,体育与经济的结合更加密切;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海洋体育与宁波特有的山海优势更加融合;体育强市战略深入实施,竞技体育、群众体、体育产业各项事业发展战略目标更加明确;

综合国家、省、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判断,“十三五”宁波市体育事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现实挑战,把握机遇,直面矛盾,增强宁波体育事业“十三五”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开创具有宁波特点的体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宁波体育事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体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批示精神为引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围绕建设“体育强省”、“健康浙江”的目标,结合宁波“四好示范区”、“ 跻身大城市第一方阵”的战略部署,坚持走率先发展、转型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道路,全面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和水平,全民提升竞技体育的竞争力,全面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规模和层次,深入体育改革工作,提升依法治体水平,努力建设体育强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体育现代化。

(二)发展目标

推进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保持宁波体育在全省的领先优势,2020年,基本建成“体育强市”,全面提升我市体育综合实力,率先实现体育现代化。

——群众体育

建成覆盖城乡、功能齐全、可持续发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显著增强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意识,使人民群众健康素质位居全省前列;进一步扩大场地设施建设、体育组织网络,加强全民健身活动、科学健身指导,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2%以上,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城乡居民(不含在校学生)人数比例提升至95%以上,明显提高优秀率。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平方米以上。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率达到100%,有条件的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率达到100%。

新增全市各级体育社团数量10%以上,确保全市体育类社会组织评估数量不低于当地社会组织评估的平均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达到5人以上,每万人拥有晨晚练健身站(点)5个以上。

努力创建省级“国民体质检测与健身指导中心”2个以上。

     ——竞技体育

基地建设:在巩固现有3个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基础上,力争再创建1个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巩固创建5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市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达到10个以上,市级训练点达到60个以上,市级体传校达到100个以上。

训练规模:市专业运动队在训人数达到150名以上,其他直属训练单位在训人数达到2500名以上,市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训练点、体传校在训人数达到6000人以上,县(市)区级体传校在训人数达到10000人以上。

人才输送:在省专业运动队、解放军队等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甬籍运动员人数达到300名以上,在国家队训练的甬籍运动员人数达到30名以上。

     ——体育产业

基本建立初具规模、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竞争力强的体育产业体系。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发展水平保持在全国前列。

    产业规模:提升体育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到202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436亿元,实现增加值超过128亿元。

    产业布局:注重本体产业发展,运动休闲业成为亮点,体育服务业产值在总产值的比例不低于40%;

企业建设:创建1-2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或企业,推动1-2家体育企业上市;

赛事承办:积极申办和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单项特色体育赛事,培育和打造1-2个国内具有影响的品牌赛事,继续打造成长三角南翼赛事中心城市;

 

三、宁波市体育事业“十三五”发展主要任务

(一)群众体育

1、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建设,有效满足群众健身需求。

“十三五”期间,各区市县均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全市街道和乡镇配建社区体育活动中心。全民健身路径用地面积和社区体育活动中心建筑面积达到全省统一标准。乡镇、街道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主要包括1个标准田径场,2个室外篮球场,1个小型足球活动场,1个游泳池,1个2000平方米可进行乒乓球、羽毛球、棋牌等项目活动的室内健身场所。社区、农村建有1个20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或小型公园,内有健身路径,有使用面积累计达1000平方米以上的室内活动场所。增加健身步道建设,建成50条以上符合国家标准的健身步道。结合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建设好宁波市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在政策、制度、资金等方面保障项目按计划落实实施。“十三五”末,力争达到全市有效人均体育设施用地2.0平方米以上。依托城乡建设工程、旅游景点、自然资源,与文化、旅游、健身服务业紧密结合,建设一批精品全民健身设施工程,逐步完成全民健身工程由单一的“健身路径”向集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多元化功能转变。

2、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推动社会体育组织的“三化”进程

积极发展城乡基层体育组织,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十三五”期间力争市级单项体育协会增加10个以上,每个县(市)、区级单项体育协会达到15个以上。鼓励街道、乡镇单项体育协会和体育辅导站建设。积极推动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村级体育俱乐部、老年体育俱乐部、职工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为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提供更为便利的组织条件。推动体育社团的“三化”建设,提高自身组织管理能力,切实推动项目在群众间的发展。加强社团评估工作,以评促建,推动社团的快速规范化,“十三五”末,市级体育社团通过评估的比例超过50%。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组织建设,积极筹建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管理。完善表彰激励机制和经费投入机制,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力争“十三五”时期新增10000名社会指导员。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基础,加快形成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广泛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技工作者、体育教师和社会热心人士从事义务健身辅导,普遍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

3、培育特色品牌,抓好全民健身活动。

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设计、规范发展的原则,深度挖掘全民健身可依托资源,围绕宁波的“山海特色”打造全民健身品牌。充分发挥 “元旦健康跑”、“万人登山节”、“象山开渔节”、“沙滩健身节”等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的带动作用,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全民健身项目群,全方位展示我市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视程度、组织策划能力和城市功能。各区市县要努力完成各自特色项目建设,与市级项目群形成联动。创新健身内容,扩大活动范围,提升“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月”、“社区健身节”等品牌活动的层次和内涵,推进社区“健身生活化”。开展“体育下乡活动”,在全市农村积极推广一批特色健身项目,人人掌握一项体育健身技能。建立各类职工体育健身团队。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要积极开展职工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育竞赛,引导广大职工参加经常性体育健身活动。组织职工队伍参加全国、省、市职工体育竞赛。创编、推广适合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人群的健身运动项目,推进各类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均衡发展。老年人、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体育进一步发展,大力推广普及健身气功、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

    4、完善全民健身监测体系,加强科学指导。

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区(市)县、社区(乡镇)三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各区(市)县建立1处高标准的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城市90%以上社区、农村60%以上乡镇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点。建立我市国民体质监测网,每年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将监测数据纳入社会统计系列,建立和完善市民体质监测数据库,定期公布市民体质状况。加强国民体质监测专业队伍建设,增加专业测试人员数量和科研能力。尝试将测试人员培训和体育指导员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支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使体育指导员掌握国民体质监测的理论和技术。特别要发挥和利用高等院校的体育科研条件和人才资源,结合其教学、科研实际,培训、组织学生直接参与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的指导服务工作。注重对国民体质监测结果的运用和指导,增补和完善国民体质监测运动处方,有针对性地指导市民科学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自身体质,同时加大对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宣传力度。

(二)竞技体育

1、优化运动项目布局

依托全市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调整项目结构布局,坚持走竞技体育集约化的发展路子。着重发展田径、重竞技、水上项目、体操、射击、羽毛球等优势项目,重点培养游泳、三大球等弱势项目。科学布局各县(市、区)业余训练项目,把培育优势运动项目、承接市队县办项目作为发展重点,确保每个县(市、区)都有自己的拳头项目。

2、强化训练基地建设

结合我市竞技体育发展实际,“十三五”期间,加大对市级直属训练单位建设力度,提升训练场地、设施等硬件条件,规范内部管理。在继续完善3个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宁波体育运动学校、宁波市第二少体校、宁波市水上运动训练基地)、4个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宁波游泳训练中心、宁波市小球训练中心、宁波镇海蹦床技巧学校、慈溪市少体校)基础上,重点提升其余训练基地条件。办好各县(市、区)少体校,扩大体育特色学校规模,形成以市体育运动学校和各中心(基地)为龙头,以县(市、区)少体校为重点,以阳光体育基地学校、体育特色学校为基础的体育训练格局,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3、搞好备战参赛工作

整合竞技体育资源,建立目标明确、责任到位、措施具体、管理规范、竞争有序、奖罚分明的工作机制,确保2018年省运会、2019年全国青少年运动会、2017年天津全运会人才输送和参赛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第16届省运会成绩位居前2名,拉近与杭州差距。在第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和全运会上在运动员输送和成绩取得上保持或者超过上届水平,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注重把备战省运会、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全运会当作培养和锻炼后备人才的载体,通过竞赛杠杆的积极作用,把目光瞄准2016年、2020年两届奥运会,努力在两届奥运会中实现宁波在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4、深化体教结合

充分与教育部门沟通协调,以改革的态度突破制度瓶颈,在文化教师选派、文化学习时间保障、优秀运动员择校方面制定积极的政策,促使市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和各县(市)、区体校大力提升文化教育质量,做到教育训练并重,两手都过硬,使教育质量和竞训成绩都达到全省一流,使之真正办成培养世界冠军和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的摇篮。其他单位也要建立读训并重的训练理念,提高对运动员的文化素质要求,通过与名校合作,与专业体育学院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等形式,探索形式多样的体教结合形式,明显提升运动员的文化水平,使之得到政府、社会、家长和青少年运动员的认可。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设立引进优秀教练员和培养年轻教练员专项经费,扩大教练员队伍数量,至2020年市级运动队专职教练员达到***名,其中高级教练员**名。市后备人才基地、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传统体育学校、青少年训练点的专职和兼职教练员、体育教师***名。重视培养教练员的中有较强的政治素养、组织能力、业务能力与沟通能力的领军人才。鼓励教练员到基层训练基地、训练点工作,参与运动员的选材、启蒙、初级训练等工作,给基层教练员和学校体育工作者以引导和示范,推动训练水平的提高。加强教练员进修工作,安排专项资金组织教练员、体育教师参加岗位培训。加强科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逐步提高整个训练体系中的科研保障和医疗保证,提高训练的科学话水平。重视训练系统中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培养既懂业务,又善管理的高层次管理人员。

6、推进足球改革工作。

把足球作为一个重点项目来加强,制定宁波足球的长远发展规划,精心准备,协调各方利益,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培植社会各方支持力量。加大足球项目的经费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青少年足球的投入,重视和加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确保我市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数不断增加。启动实施宁波市校园足球“绿茵工程”,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设立100所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建立和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制度,将各级校园足球赛打造成为传统赛事,形成涵盖培养、训练、竞赛和管理的完整的青少年足球发展体系。发展业余足球,形成类别多样的业余竞赛体系,不断推动足球运动的普及。依托社会力量,尝试引进或组建职业足球俱乐部。重视足球项目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对教练员、裁判员队伍的培训与管理,提高其业务水平。

(三)体育产业

1、推进体育产业体制机制创新

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完善政府购买体育服务政策,公布政府购买体育服务指导性目录。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或社会组织,扶持体育行业协会发展。在体育赛事改革领域,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加快综合性和单项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公开赛事举办目录。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承办赛事,培育和支持专业化赛事运营企业和社会组织。推动职业体育发展,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化发展道路,探索组建或引进职业足球等俱乐部。创新体育场馆建设运营机制,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场馆运营活力,在保障公益性的前提下,全面提升运营效能。

2、科学统筹体育产业合理布局

统筹规划全市体育产业发展,促进资金、人才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体育产业的整合和扩张,推动产业间的分工协作。依托已有的资源条件,确定以竞赛表演业和体育健身休闲业为重点、体育培训业为亮点,带动整个体育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大力扶持体育中介服务业和体育金融保险业;通过市场调节来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用品销售业,培育2-3个全国知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用品品牌 ;加快发展体育彩票业;推进体育与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因地制宜地开展冰雪运动。

3、积极拓展体育竞赛表演市场

继续办好八一男女篮、海天乒乓球职业联赛、国际网球赛、国家女排主场等传统赛事,着力培育近年来涌现的真武魂自由搏击和宁波马拉松系列等新兴赛事,逐步提高宁波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氛围。遵循市场规律,兼顾经济效益,应用政府补助等激励机制,积极策划举办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品牌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使重大赛事成为宣传宁波的重要名片,提升宁波长三角南翼赛事中心城市品牌。

 4、大力开发体育健身休闲市场

根据宁波市自然资源禀赋,利用宁波的山水特色,推进非奥项目及基地建设,大力开发以地方特色运动休闲基地为主的体育运动休闲市场,形成一县一品一特色,以基地建设带动产业集群化和集团化发展。重点打造“一城、二带、三区”,“一城”,即宁波杭州湾运动休闲城;“二带”,即环东钱湖运动休闲带、象山港海洋运动休闲带;“三区”,即四明山户外运动休闲聚集区、宁海乡村古镇户外运动休闲聚集区和甬北慈东运动休闲聚集区。加强步道和古道的联网,推进县(市)区游步道建设。

5、探索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模式

鼓励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各类融资模式,并坚持体育设施利用的公益性原则。探索新形势下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管理新模式,以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经营和服务外包为手段,不断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使用效率,为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体育服务。引入市场化管理模式,统筹全市体育场馆资源,鼓励专业公司参与场馆的管理运营,不断提升宁波市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水平。适时成立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市级体育场馆运营公司。全面推进学校公共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力度,推广第三方运营模式。

6、协调推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广电影视传媒、商贸、电子信息、健康养老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流通、教育培训、建筑、会展等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建立体育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逐步扩大体育服务规模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扩张产业边界、创造新型产业业态,推动体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打造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产业集聚区,不断提高体育产业的辐射效应。积极探索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等体育会展。上线“体育宁波”智慧平台,打造在线一体化、数据化的公共体育服务网络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群众提供更有效更便捷的体育产品。

 

四、宁波市体育事业“十三五”发展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新时期体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把体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精心制定本地区体育发展规划,把体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确保体育事业各项投入和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各级财政要把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保证体育事业经费每年增长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幅。建立健全体育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在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各行业和社会各界统筹协调体育事业的和谐发展。重视抓好基层体育工作,加强体育队伍建设,各县(市)区确保体育工作人员力量充足,乡镇(街道)要确保有专(兼)职人员负责体育工作,社区、行政村要落实兼职文体人员,确保基层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有序发展。健全规划实施的监管机制,对本地、本单位体育事业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严格监督,要发挥人大监督和政协参政议政的职能,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督查,确保规划的落实。

(二)推进体制创新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政府统筹、社会协同、市场支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体育管理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体制、创新体育产业发展机制,增强体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体育行政部门按照“管办分离”的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抓好大型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进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的人事、分配、运作机制改革,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加快大型体育赛事社会化、市场化步伐,拓宽筹资渠道,通过政府投资、市场引资、彩票募资、创收增资、基层配资、银行融资等渠道全方位筹集建设和大赛资金,促进体育投资多元化,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三)加大资金投入

认真贯彻《体育法》、《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将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增加。注意调整和加大体育科技、体育人才资源开发等薄弱环节的资金投入比例,县(市、区)财政应配套相应经费,加大对体育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教练员、运动员、管理人员的奖励。加强对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按国家规定的范围用于体育事业的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各行业、境内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投资体育事业,参与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和开发,参与投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等,在税收、 财政、信贷等方面提供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内资,吸引外资,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

(四)加强队伍建设

坚持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扩大体育人才总量,优化体育人才队伍结构,全面提高体育人才队伍素质,促进体育事业科学发展。进一步增强体育人才队伍的敬业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奉献意识,打造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良、纪律严明、执行力强”的体育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选送培养一批有发展潜力,勇于创新,开拓奋进的年轻干部,造就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梯次适度、素质优良的党政管理人才队伍。进一步实施体育系统人才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紧缺人才、高精尖人才,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以满足各项业余训练和专业训练的需要。进一步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实行分类管理办法,为重点专业技术人才解决后顾之忧。进一步加大和完善各项激励政策,努力营造激励人才脱颖而出,保障人才各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五)扩大对外交流

以备战和申办大型体育赛事为目标,引进国际、国内高水平单项比赛。以举办国家级以上的体育赛事和体育交流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同国内外的体育交流。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等方式,以体育竞技、体育科技和人才的交流与合作为重点,积极学习、借鉴和掌握体育先进省、市和其他国家发展体育的成功经验、先进技术,引进、培养人才,增强我市体育发展的综合实力。加强与各类国际体育组织的沟通、联系与合作,确保每年对外交流3-4次,促进我市体育发展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市体育又好又快发展。

(六)争取政策扶持

进一步完善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能源等方面的政策,为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给予充分的政策保障。争取建立体育事业专项扶持基金,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尽快出台体育事业捐赠办法,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捐赠、投资等形式支持公益性体育事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体育产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运动队、开展业余训练,在规划建设、 土地征用费减免、从业人员职称评定、参加省内各项比赛资质等方面与公办体育单位一视同仁。加大竞技激励政策力度,进一步完善训竞管理人员目标考核奖、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奖和教练员的人才输送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七)营造良好氛围

 准确把握体育的本质和内涵,通过借助外力、整合资源,不断提高体育宣传工作质量和水平,为体育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环境。构筑体育信息平台,建立信息保障服务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体育宣传,大力倡导体育的生活化、科学化、社会化、产业化、法制化理念,提升公民的体育意识、健身意识、消费意识。深入挖掘体育文化内涵,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大力倡导奥林匹克精神,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让体育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成为宁波精神文明进步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八)加快依法治体

强化对全市体育发展的宏观管理和微观指导,加强各级体育部门与本地政府职能部门的协商和沟通,统筹安排,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竞赛仲裁制度和赛风赛纪的监督、检查和处置机制,进一步加强对裁判员的培训和管理,加大对运动员的资格审查力度,加大对使用违禁药物的查处力度,努力维护竞技体育的公平、公正。依法加强对体育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1]基金项目:2015年宁波市体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696SS1501

作者简介:庄永达(1971-),男,浙江宁波人,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