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史志资源 >> 体育年鉴 > 正文

宁波市体育局2012年体育年鉴

来源:市体育局 日期:2017/11/19 22:13:28 

                                                         全年综述

    2011年是宁波市体育事业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体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体育产业有序发展,体育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全民健身事业深入开展
   《宁波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全面实施。其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实施场地设施精品工程、健身活动品牌工程、体育技能培育工程、体育社团网络工程、“阳光体育”校园工程和“争先创强”示范工程等“六大工程”,到2015年要基本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事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争先创强活动扎实。今年又有8个乡镇创建成为省体育强镇,1个街道、37个社区被评为省体育先进街道和社区。目前全市体育强镇已达到107个,体育先进街道达到18个,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新创“小康体育村”100个,新建健身路径633条,各类球场379个,总数分别达到6810条和3429个。北仑区跻身全国20个全民健身示范试点城市(区)之列,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的县级区和浙江省唯一入选单位。群众体育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完成创建省村级体育俱乐部118个、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0个、省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2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8个。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工作常抓不懈,鄞州区体总、奉化市体总以及市排协成为省第三批先进体育总会和体育社团,全市先进体育总会和体育社团总数分别达到了6个和7个,处于全省先进水平。体操协会的成立使我市市级社团数量达到37个,全市体育社团总数达到189个,各县(市)区、乡镇(街道)体育总会分会组建率达70%,体育社团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身边组织。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市政府在“六个加快”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建设宁波标志性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设施——奥体中心,奥体中心项目功能研究报告已经市政府审议通过。中心城区的体育民生工程进展顺利,中山广场体育场馆、蓝天健身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游泳训练中心的羽毛球馆也将于近期对外开放,老体中心迁建工作已启动实施。各县(市)区的体育健身设施不断完善。余姚市不断加大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力度,在市本级全民健身中心运行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相继建成了2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体中心;慈溪市体育馆即将落成;奉化市体育馆建设已经启动;宁海新体育中心项目已经被县政府列入2012年重大前期项目;象山县游泳馆迁建工程、海曙区文体中心工程已进入招投标阶段;江东区在每个街道建立了一个健身苑和一个社区体育特色站点。 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全年举办各级各类运动会151个,举办各项赛事活动1万余次,参加总人数达到15余万人次。各级体育社团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群体活动,市级协会举办活动300余次。各县(市)区也因地制宜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群体活动。如余姚举办了全国山地竞速赛和全国门球精英赛;慈溪举行了全国青年场地自行车锦标赛;奉化承办了多项各具特色的全国赛事;宁海成功举办全国露营大会和中国体育论坛;象山利用地域优势举办了第四届国际海钓节和全国海钓锦标赛、海峡两岸三地攀岩挑战赛;鄞州举行了宁波首届海洋运动会;北仑开展“三个一百”群体活动;镇海举办了全国航空模型比赛;海曙开展了“省级太极拳之乡”创建活动;江东开展了经常性的体育进社区活动;江北举行了千名老年人健步走活动等。

(二)竞技体育创造新的业绩
   成功举办第十六届市运会。第十六届市运会设大众体育部、青少年部、老年部三个部,共设70个参赛项目,总金牌数752枚,共有26个代表团的近2万名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参加,这是我市历届市运会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是四年来全市体育事业发展的综合展示,是对各地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一次全面检阅,是对群众体育运动的一次有力推动。
参赛七城会成绩喜人。本届城运会,我们提出了控制引进选手、锻炼本土选手、力争创造佳绩的奋斗目标,宁波代表团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竞技水平勇夺8金7银6铜,奖牌总数达到21枚,团体总
分253分,金牌数、奖牌数、团体总分都创造了宁波参加城运会新的历史。“奥运争光计划”扎实推进。在详细分析我市奥运备战工作面临形势的基础上,针对有望进入中国奥运代表团的7个项目11名运动员制定了“一人一策一方案”的具体保障计划,受到了家体育总局相关运动管理中心和省体育局的肯定。目前,在省体育局重点保障的6个项目中,宁波运动员参加的占到了3个项目。积极备战下届省运会。重新调整了项目布局,对于部分项目采用了市县联办的形式,充分调动各县(市)、区的积极性。去年新创建了北仑顾国和中学、宁海华山小学、慈溪鸣鹤初级中学3所学校为浙江省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加大向上输送的力度,全年共向省以上优秀运动队输送36人,宁波籍运动员在省队受训人数达到270多人。全年我市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个,季军3个,亚洲冠军5个,亚军1个,在全国赛中获35金25银17铜。重视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作为全省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试点城市,专门制订了《宁波市运动员文化教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与教育管理部门沟通协调,把运动学校的建设纳入市教育发展规划和统筹管理。充分利用全日制学校优质的师资资源,积极探索体教结合的办学办训模式。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激发运动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运动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体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宁波市体育产业2009—2010年发展现状分析报告》显示,2010年宁波体育产业总产值达160.9亿元,实现增加值35.8亿元,同比增长33.8%,GDP占比为0.69%,同比增长11.3%,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以各县(市)区山水资源为依托的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其中宁海县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建设为契机,打响户外运动“牌”积极打造运动休闲产业经济链和价值链,培育壮大体育产业,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建设的综合效应日渐显现。积极承办体育大赛,让市民共享文化大餐。继续承办了八一男女篮和乒超海天队三大职业联赛主场赛,北仑训练基地还成功接待了中国男女排、中国男篮、中国乒乓球等多支国家队的集训。通过县市)区和协会的联动,全年我市举办了53项全国性以上赛事和活动,扩大了宁波城市的知名度。全年市级体育社团社会集资额达1300多万元,为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全年体育彩票销售达10.45亿元,为宁波体育事业发展筹集了8700余万元公益金,其中鄞州区销量达1.72亿元,位列全省90个县级行政区域第三名。
(四)“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重点确定了体育场馆建设、奥运争光计划、体育公共服务提升等三个方面的难题,制定了难题责任分解方案,建立破解难题承诺制,确保取得实效。目前,奥体中心功能研究报告已经完成,奥运争光计划正在稳步推进,扩大体育健身场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已被列为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式,扩大参学范围,丰富学习内容,推动学习型机关建设。组织体育系统处以上干部赴复旦大学参加综合素质培训班,提高系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认真排查廉政风险点,制订相应防范措施,规范工作程序和权力运行。局机关被评为市级文明机关。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在任期考核基础上,对所有直属单位的领导干部进行了重新聘任。按照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针,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3人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和国家级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称号,4人成为省突出专家和“151”人才工程专家,4人成为市突出贡献专家或“4321”人才专家和宣传部“六个一批”人才专家。

 

(附)全民健身大发展 宁波体育再出发--中国宁波网-新闻中心.txt

2011年宁波体育十件大事.doc

2012年李局报告.doc